首页

女王调教视频:

时间:2024-05-03 10:10:01 作者:“五一”假日后期江南华南等地将有强降雨和强对流过程 浏览量:54293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记者 李金磊)新质生产力写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的首位。在受访代表委员和业界专家看来,这释放出鲜明信号,凸显中国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视和迫切感,意味着中国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新质生产力自2023年9月被首次提出后,便成为中国经济热词。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央政治局今年首次集体学习时亦聚焦新质生产力。这一关键词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被热议。

  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政府工作报告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具体部署,进一步填充细节,路径愈加清晰。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已明确,其中有不少提法引人关注。

  在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着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

  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对中新社记者表示,在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情况下,新质生产力顺应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趋势。新质生产力正在加速形成,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这是强国建设的战略机遇。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图为中外记者聚焦会议。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在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被称为“新三样”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2023年出口首次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中国打造新质生产力成效初显,同时又布局多个新赛道。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对中新社记者表示,新质生产力的“新”,关键在于科技的先进性、创新性、引领性。只有形成新赛道,才能够摆脱原有赛道上别的国家设置的制度框架约束,在新赛道上用更加节约高效的发展抢占世界科技发展的制高点,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对中新社记者说,中国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种子选手”,这些产业不仅代表着科技前沿,更是未来全球竞争的关键领域,这无疑是在为未来经济发展储备能量。

  在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等。

  金李认为,中国发展数字经济具有后发优势和规模经济潜力条件,这是弯道超车的巨大机遇。中国的超级大市场和丰富的应用场景为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要加快疏通国内大循环的堵点,让国内大市场的潜能充分释放。

  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核心要素。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新质生产力对于创新模式、要素配置和产业组织有着全新的要求,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金李表示,要加快形成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大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制度环境,这就需要更好地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

  张翼建议,在大国科技竞争过程中,要以举国体制推动“卡脖子”技术的突破,加大科研支持力度,努力使更多领域从跟跑转为并跑乃至领跑。(完)

【编辑:邵婉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春节胖了几斤?节后健身房迎来一波小高潮

潍坊昌乐县将一片闲置荒地打造成“人在画中游”的美景打卡地,由芝樱花绘成的五彩画卷,在天地之间自然地铺开,市民游客纷纷前来感受“推门见绿赏花”的惬意。

瞭望·第一学习丨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空间

再将时间线拉长至2022年,北向资金在当年1月加仓168亿元,2月加仓40亿元,上证指数在3月、4月分别录得超6%的跌幅。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青海果洛异地办学实现新探索

为助力口岸通关便捷高效,宝山海事局还开辟了邮轮政务服务绿色通道,提高燃油加注等作业申报审批效率,实施窗口前移、政务上船的便利化措施,为船员开展的信息采集等服务。

“银发经济”加速成为经济新赛道

浆水酸菜是西北的特色风味,但很少有人想过它可以发展成为一种产业。甘肃天水小伙王兵,大学毕业后瞄准浆水酸菜,与兰州大学等进行产学研合作,开发了浆水方便面、浆水米线、浆水酸奶等产品,深受大众喜爱。把家庭作坊式的“特色小吃”做成健康消费产业,既延伸了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也“串起”了当地企业、种植户和务工人员的“致富链”。

鹭岛蝶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厦门实践

财政部在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空间内安排一定规模的再融资政府债券,支持地方特别是高风险地区化解融资平台隐性债务和清理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等,缓释到期债务集中偿还压力,降低利息支出负担。按照“省负总责,市县尽全力化债”的原则,各地立足自身努力,统筹各类资源,制定化债方案,逐项明确具体措施。经过各方面协同努力,地方债务风险得到整体缓解。地方政府法定债务本息兑付有效保障,隐性债务规模逐步下降;政府拖欠企业账款清偿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地方融资平台数量有所减少。总的看,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化解工作有序推进,风险总体可控。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